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Abbkine Scientific Co., Ltd官方网站全国服务热线:400-6800-830
登录 注册
中文

亚科因(Abbkine)—服务于细胞和蛋白研究全球用户

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生化研究思路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浏览次数:172

帕金森病(PD)与阿尔茨海默病(AD)全球患者超1亿。

PD 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,如静止性震颤、运动迟缓等,同时伴有非运动症状。

AD 则以认知功能减退和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。


其发病机制与蛋白质错误折叠(α-syn、Aβ)、线粒体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。乳酸、酮体、ATP/ADP比值、NAD+/NADH等代谢物动态变化成为目前临床科研关注的热门指标。


因此从细胞代谢角度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,多篇高分权威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见解。


2025 年《Neuron》(IF=14.7)发表的 “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te Profiling in Parkinson’s Disease: Insights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Brain Tissue” 以高效液相色谱 - 质谱联用仪分析 PD 患者脑脊液及脑组织,发现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(HVA)显著降低,提示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;结合行为学实验观察到的 PD 患者运动障碍,证实该神经元功能障碍或为 PD 运动障碍的关键诱因。


2024 年《Nature Neuroscience》(IF=21.2)上的 “Mitochondri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Parkinson’s Disease Dopaminergic Neurons”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PD 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,发现线粒体形态异常(肿胀、嵴断裂);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证实膜电位降低,流式细胞术显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,表明线粒体功能受损或为该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原因。


2023 年《Cell Metabolism》(IF=21.801)的论文 “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’s Disease Neurons: Insights from Metabolic Profiling” 以 Seahorse XF 细胞外流量分析仪检测 AD 患者神经元,发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降低、氧消耗率(OCR)下降,提示能量生成障碍;细胞内 ATP 检测显示 ATP 水平大幅减少,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 β- 淀粉样蛋白沉积增多,说明能量代谢障碍或促进该蛋白异常沉积。


为什么细胞代谢指标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宠儿?

从细胞代谢原理来看,神经元的正常功能高度依赖稳定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平衡。这些生化指标就像细胞代谢状态的 “信号灯”,从能量生成、物质代谢、蛋白稳态等多个层面,及时反映出神经元在 PD 和 AD 过程中的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,为疾病的诊断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。


01、生化指标和 AD关系

β- 淀粉样蛋白 42(Aβ42)在脑脊液中水平降低,与细胞代谢异常导致的蛋白清除机制受损相关,其沉积会进一步影响代谢平衡。


总 tau 蛋白和磷酸化 tau 蛋白水平升高,反映了神经元损伤,而这背后是能量代谢不足影响了 tau 蛋白的正常修饰与代谢。


氧消耗率(OCR)降低、细胞内 ATP 水平下降体现了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能量生成能力的衰退。


细胞外酸化率(ECAR)的改变则反映了细胞为弥补能量不足而发生的糖酵解代谢调整


AD 患者中乳酸往往会升高,这是因为线粒体功能受损时,细胞更多依赖糖酵解供能,导致乳酸堆积,而乳酸的积累又会加重神经元的损伤。


在能量代谢紊乱时,酮体可作为替代能源,其异常反映了细胞能量应急调整。


ATP/ADP 比值降低,直接体现了细胞能量状态的恶化,影响了依赖能量的各种生理过程;NAD+/NADH 比值失衡,会干扰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和代谢调控,进一步加剧代谢紊乱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D疾病各生化指标间逻辑关系:




02、生化指标和 PD关系


α- 突触核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,与能量代谢障碍影响细胞内蛋白稳态有关,进而形成路易小体损伤神经元。


高香草酸(HVA)含量降低,直接反映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,而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依赖正常的能量供应。


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下降,更是线粒体功能受损的直接体现,导致能量生成不足,引发神经元退变。


PD 患者中同样可能出现乳酸升高,源于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的糖酵解增强;酮体代谢的异常也参与了疾病过程,影响神经元的能量供应;ATP/ADP 比值下降和 NAD+/NADH 比值失衡,会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和存活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PD疾病各生化指标间逻辑关系:


线粒体整体功能受损:

线粒体膜电位↓+呼吸链复合物活性↓

ATP生成↓ → ATP/ADP↓

&NAD+/NADH失衡


能量危机触发两条并行路径


路径A-蛋白稳态失衡:α-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/聚集 → 路易小体形成 → 神经元损伤

路径B-代偿糖酵解:乳酸↑ + 酮体代谢异常 →神经元毒性↑

共同结果:多巴胺合成/代谢能量不足→ HVA↓ → 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 → 神经元退变



当然,生命体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生化过程,除了上述广泛研究的生化指标之外,还涉及如糖酵解,脂质代谢,铁/铜死亡,氧化应激等,比较有代表的调控通路:


PD黑质区铁积累↑→谷胱甘肽↓→脂质过氧化(MDA↑);

AD中铜死亡→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↓


AD/PD患者:MAM结构增生→Ca²⁺转运异常→线粒体ATP合成↓;胰岛素抵抗→葡萄糖摄取↓


PD患者: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复合物Ⅰ缺陷 → ROS堆积 → α-突触核蛋白(α-Syn)异常聚集 → 神经元死亡


我们根据两种疾病的致病机制涉及的关键生化指标,整理出一份典型生化指标表格,方便研究者持续推动两种疾病的机制,和药物的研究,早日造福社会百姓。




亚科因关联产品推荐:




上一篇:已是最新文章

下一篇:亚科因(Abbkine)2025上半年文献捷报

意见反馈
在线咨询
扫码关注

微信公众号

返回顶部